【专栏】看变化丨电子事业部:改革练内功 整合展变化
发布时间:2023-08-22 16:23 点击数:
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乐鱼APP下载地址党委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。整合是实体化系列改革举措的重要一环,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,是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必然选择。为改变成员单位及产业“小、散、弱”的现状,2022年年初,中船九江公司党委优化事业部制管理组织模式,整合原消防事业部、导航事业部,成立电子事业部,明确“科技+服务”型企业定位,促进资源集约、成本优化、人员精干,优化产业布局。事业部运行以来,取得了明显成效,减少了综合运营成本和潜在固定资产投资,增强了综合抗风险能力,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效益。

在中船九江公司全面推动实体化改革、一体化管理背景下,消防事业部和导航事业部整合成立电子事业部。整合以来,事业部聚焦“科技+服务”发展定位,以改革攻坚为“引擎”,跑出科技创新、产业布局、效益提升“加速度”,发挥“1+1>2”的整合效应,持续筑牢发展基础。

深耕主责主业,不断优化产业布局,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。2022年在新领域、新市场实现新签超亿元,新增边际贡献超2800万元,提升了产业结构合理性和抗风险能力。
加快新产业培育。瞄准方舱医院更新换代和产品需求,新开发了卫勤装备,主要包括方舱和检伤分类模块等产品系列,预计2023年形成新签订单超5000万元。
推进高附加值产业链。发挥传统消防灭火系统市场优势,迅速打开高压细水雾、水成膜泡沫灭火系统、中高倍泡沫灭火系统等高附加值产品市场局面,每年新增合同订单3000万元,支撑目标利润实现。
老产业焕发新生机。以里程计为代表的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较高,逐步站稳主市场,预计2023年新签较整合前将实现166%增长;瞄准民用市场广阔前景,加大对客车、高铁等领域的推广,形成齐头并进良好局面。做强做优维保业务,组建维保中心。2023年上半年,维保业务同比增长81.17%,维保业务规模较整合前实现翻番,2023年有望朝着亿元大关迈进。迅速调整陆用消防市场战略,在冶金、国防工程、能源等高端市场发力,2022年实现了风电与核电领域新签“零”突破,陆用消防自营业务规模每年保持约20%增速。
联合攻关核心技术。抓紧国产化替代和自主可控关键技术攻关,与中船九江公司研发中心紧密联动,研制了ZX8000智能火灾探测报警控制系统和特种探测器,突破了火焰识别算法等关键技术,实现了自主可控,将在重要项目中得到应用,前景可期。
促进科技成果转化。新开发了泡沫灭火系统、高压细水雾、高程计等十余型产品,产品矩阵扩容,实现了市场突破;开发了新一代轻量化方舱式医疗救治系统,为后续卫勤产业发展夯实基础;充分发挥技术“第二经营部”作用,2022年争取外部资金超历史最高金额2倍,特别是获得了消防专业历史上首次单个型号科研超千万元科研项目,带动消防产品竞优。
搭建科研平台。首获江西省和九江市揭榜挂帅项目各1项,相继获“江西省专精特新企业”“江西省名牌产品”,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“江西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”。整合以来,获专利授权28项,其中发明专利11项,创历史最好成绩。
聚焦效率效益,重点在成本管控、开源节流、“两金”管理、生产模式调整方面靶向发力。2023年6月底,利润总额较同期增长67.91%。
提升经济运行质量。创新考核模式,制定逾期账款激励方案,动态盘点逾期账款,以法律程序、多轮催收等方式提前完成2023年度任务目标。有效管控“两金”增长,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降低库存, “开源节流”大幅超过序时进度,经济运行质量持续好转。
深入推进成本工程。提前策划成本工作,成立专门审价工作小组,在做好成本归集同时,提前策划已完工项目,规避风险。针对船用消防产品成本竞争力弱的问题,提出一系列控价措施,对技术选型、采购降价等方面有效控价。2023年6月底,消防产品成本费用率较上年同期下降1.45个百分点。
重塑生产模式。为改变整合前生产交付效率低的困局,通过扩展产业协作链,转移非关键加工工序,解放现有生产力,优化生产布局,整合生产各类资源,发挥最大效应。生产计划完成率由80%提升至90%以上,实现“活”等人干到人等“活”干转变。
开展人员优化工作,逐步激发人才队伍活力。2022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较整合前提升56%;在保障骨干人才收入的同时实现人工成本压降,预计2023年较整合前人工成本下降超2000万元。
开展干部竞聘上岗,中层干部职数较整合前下降40%。推行竞争上岗、全员绩效考核和不胜任淘汰等机制。较整合前,用工净压减37%,管辅人员下降20个百分点,科技人员提升12个百分点,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提升11个百分点,竞争上岗100%,队伍年龄和结构得到优化。统一了原两厂薪酬。薪酬向岗位价值和贡献倾斜,同层级岗位间薪酬收入差距最高达3倍。
下一步,电子事业部将保持改革定力,攻坚克难,释放发展新动能,朝着“科技+服务”一流型企业的目标不懈努力。